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山东省教育厅先后下发关于公布2020年度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单的通知,山东师范大学以省级立项292项、国家级立项99项脱颖而出,省级以上立项数量蝉联山东省高校首位,展示了我校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教育的强劲实力和坚实基础。
近年来,学校全力推进“五全”(全程护航、全员覆盖、全力推进、全情投入、全面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切实做好“大创”支撑,提升大学生培养质量,助力高水平大学建设。
全程护航 赋能双创教育
近年来,学校始终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学生培养的重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形成了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立项为基础、课程建设为保障、双创竞赛为平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双创培养体系。学校相继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经费报销实施细则》《山东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指导手册》《山东师范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山东师范大学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山东师范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暂行办法》《山东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等文件,以完善的激励机制大力保障创新创业工作稳步推进。
2019年,学校设立职称评聘教授直通车通道,更是将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效果作为重要认定指标纳入评审环节,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情。与此同时,学校将“大创”项目等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纳入学院年度绩效考核和单位任期考核指标体系,设立优秀项目、优秀学院表彰与奖励制度。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在推动学校“大创”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2013年,学校全面启动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截至目前已累积投入经费1500余万元,立项总数量和投入经费均居省内高校第一位。2017年,海外“创新创业与生涯规划”短期学分项目的展开,让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国际接轨,以实现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创业人才目标。科学规范的制度保障,充足及时的经费支持,全面高效的工作推进,让投身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的师生起步有干劲儿,拼搏有后劲儿。
全员覆盖 接续双创活力
近几年,学校坚守师范特色,坚持教学主阵地,构建了专创融合的课程体系,共为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104门,创新创业师资及各类竞赛指导教师已达400余人,聘请了14名校外企业家、投资人为创新创业兼职教授,36人被聘为创新创业导师,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等课程,将创新教育融入到课程体系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目前,学校双创教育覆盖率已达100%,持续不断地为“大创”注入新的活力。
2020年,学校首批22门课程作为“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得到资助,在以专业课程为基础,综合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项目驱动式等多样化教学手段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上开始了实践探索,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得到大幅提升。学生双创学分认定和教师职称直通车等制度的设立,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走上了快车道,“金牌”双创导师培训工程和学校精品双创课程打造工程也已酝酿启动。双创课程的增加、师资力量的增强,让更多大学生接受优质双创教育、享受品质双创服务成为可能,为学校双创教育全覆盖和质量提升提供了保障。
全力推进 完善管理体系
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和实践,招生就业处(创新创业学院)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大创”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招生就业处(创新创业学院)采取学生自主申报—学院审核推荐—学校评审立项的申报评审程序,以校级项目为基础,以省级项目为引领,以国家级项目为龙头,循序渐进,扎实推进我校“大创”项目体系建设,形成国家级—省级—校级三个层级的“大创”训练体系。根据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培养训练要求不同,采取不同的管理机制,制定差异化的结项标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
自2013年起,我校累计立项1929个创新训练项目、793个创业训练项目、89个创业实践项目,项目覆盖学校全部学科,范围涉及广泛,立项论证严谨,保证了项目的多元性、前沿性、学术性以及可实践性。为保证培育质量,学校设定了指导教师限项原则,确保每个项目团队得到充足的辅导和经费支持,针对创业实践项目的特殊性,学校积极联系校外导师,不断拓展校外实践资源,同时充分发挥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平台作用,为大创项目落地实施提供物理场所和资源保障。
此外,招生就业处(创新创业学院)对于“大创”项目从申报到结项的各个环节进行跟踪、检查、审核,帮助学生和指导教师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形成了完整的“立项审查、中期审核、结项答辩”的全过程管理模式,让“大创”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
全情投入 提供精心培育
全校师生的踊跃参与,使得我校“大创”立项项目总数呈不断上升趋势,愈来愈多的学生受益于“大创”项目培育。项目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使得师生在项目开展上时间有保障,经费有支持,课题能升级,研究能延续。教师的精心辅导、学生的专心投入,为参与项目的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科研基础,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科研动力,提升了就业竞争力。
刚刚参加完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推免复试的公共管理学院学生刘倩兴奋地说:“复试的老师们对我本科期间参与的科创活动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大创’项目,我在‘大创’训练期间发表的论文、申请的专利、获得的奖项都获得了老师们的认可。”
以优秀成绩结项的商学院学生王一婷在通过京东面试后深有感触:“是‘大创’这个平台激发了我的潜力,深入农村的调研不仅让我了解了农村电商的广阔市场,更锻炼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今年,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招生就业处(创新创业学院)更是主动服务,积极出台新举措,开通新渠道,面向全校召开线上工作培训会,为多个学院开展专题线上咨询答疑活动,同时积极对接社会资源,精准打磨训练项目,为我校学生提供项目平台、经费支持、教师指导、线上实训课程等保障服务,为扎实推进我校“大创”工作保驾护航,确保了我校405项新立项项目未受疫情影响、按期顺利开展工作。
全面提升 助力学校发展
近3年,学校参与项目指导的教师达1498人次,参与项目开展的学生近万人,取得项目成果1310项,其中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4篇,获得专利168项,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奖817项,运营公司21家,“大创”工作成效显著。
如今,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一区、二区文章在学校已成为常态,一大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学术论文、发明专利和创业公司在为学校带来社会认可和赞誉的同时,也使我校学生培养质量实现了整体提升。
在今年第六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我校荣获金奖6项、银奖9项、铜奖6项,获奖总数量位列全省第二、省属高校第一,有4支团队入围全国总决赛,且山东省今年主赛道竞赛进入金奖争夺赛的只有山师和山大各1个项目。此外,即将举行的教育部第13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我校2项作品入围,将与我省10所兄弟高校的12项作品一同角逐全国优秀项目。
乘建校70周年东风,弄潮儿向涛头立,劈波斩浪再启航!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原则,持续推进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开展,提升双创教育成效,培养大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敢闯会创的意志品格,为国家输送更多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